【校長專訪】幼稚園從遊戲啟發兒童認知 林瑞貞校長:培養學習動機很重要
發布時間: 2022/09/20 09:00
最後更新: 2023/12/13 13:17
疫情下停課、網課不斷,苦了一眾雙職父母。平日身肩教育及服務責任的長全日制制幼稚園,在此時更顯重要,位於天水圍的仁濟醫院林李婉冰幼稚園/幼兒中心正是其一。校長林瑞貞直言:「疫情期間我們一直有開放予有需要的家長,和家長一起努力應對。」
幼兒教育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首站,亦為教育工程的基石。林瑞貞校長指:「我們的課程設計乃建基於符合兒童學習的3個重要元素,即生活經驗、興趣和能力,以培育兒童在品德、身體、美感、認知和語言、情意和群性等方面的均衡發展,藉此幫助幼兒建立知識、技能和良好的態度。從遊戲中學習更能夠誘發兒童,培養自主求知和樂於探索的精神。」
要滿足以上條件需要各方面的配合,諸如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、日常體驗,但學校始終堅持當中最核心的幼兒教育理念:「開開心心地學習、快快樂樂地成長,這亦是我們辦學的宗旨,所有的課程設計都離不開這兩點。」
活動由學生主導
談及學校課程的最大特色,林校長強調:「我們實行遊戲中學習,誠然本地大部分幼稚園都以此為主,但我們更融入『以兒童為主導』的理念,即所有的活動都是由老師和幼兒一起共同策劃,以小朋友感興趣的方向發展,老師則按他們的程度、能力作引導。」
校長以停課前一個以大自然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舉例:
我們校園內有一個露天花園,鳥語花香,有樹有花圃。那次同學們發現有雀鳥在樹上孵蛋,因為正值冬天,他們便討論如何幫助鳥媽媽可以既保暖又安全地孵蛋。
老師知道後,便開始引導學生一起研究如何將想法付諸實行。「例如他們會找適合的材料去搭建簡單的防風裝置,發現問題後再不斷改良、修正。其實這些過程就是STEM,通過思考、動手,去解決問題,當中涉及科學、大自然,以及合作溝通等,是非常好的學習體驗,而且生活化又有趣!」
多元化繪本教育
學校採用活動和遊戲中學習的形式啓發兒童的認知,著重學習過程、引導兒童思考和提問,透過多元化的環境設置和活動,讓他們自行探索、從操作和體驗中學習,並從中培養兒童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。在這過程中,老師不再是主導者,而是退為旁觀者以及記錄者,透過持續性的觀察和適切引導,有系統地仔細記錄兒童的作品及活動,最後更整輯成一套兒童學習歷程檔案。
近年幼兒教育尤其強調培養小朋友的閱讀習慣,其中能刺激小朋友想像力的繪本教育更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仁濟醫院林李婉冰幼稚園/幼兒中心推行繪本教育之餘,亦將其不斷深化,延伸出不同的教學活動。
例如有一個繪本故事是說養寵物,老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,會與小朋友一起討論各種問題,如怎樣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小主人?怎樣尊重動物的生命?是不是任何動物都適合成為寵物?
通過不斷的假設,刺激孩子的想像和邏輯思考,也教導他們對於生命的價值。
讓孩子動手做
每一次的教學,老師們都會積極延伸出各種相關的活動,如寵物主題會讓小朋友動手製作寵物屋。「同學們會先搜集資料,一起思考、討論怎樣的寵物屋能讓動物健康又舒適地生活,同時能夠放置在家或學校。他們會畫設計圖,然後用環保物料如紙皮、塑膠等去製作。」校長分享指:「有一組學生設計貓屋,在過程中他們發現貓有磨爪的需要,所以要為牠們準備可以抓的東西,或逗牠們玩的玩具。這些學習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,同學們既投入又積極。」
那一次關於寵物屋的活動,剛好遇上家長觀課日,當天的家長回饋更是讓林校長印象深刻又欣慰。「同學們對未知事物的探索、研究的熱情,令家長們很意外。
而且那次我們讓家長和孩子分組,一起活動,在製作貓玩具的過程中,不斷出現問題,需要一而再、再而三地修改、調整,後來甚至連家長都開始感到挫折或不耐煩,反而是孩子充滿幹勁又熱情。
我們了解小朋友,自然不意外,但這些畫面對於家長們來說則很驚喜,大家都能體會到學習動機的重要性。」
疫下每周一Zoom保持溝通聯繫
疫情下幼稚園學生面對的衝擊更大,因為年紀幼小,不適合長時間的電子教學,停課就仿如令學習完全停頓。但學校沒有放棄「停課不停學」的目標,刻意安排每周一次的視像活動(Zoom),以聊天形式進行,讓老師、學生保持聯繫之餘,也讓學習變得立體。「像早前我們進行一個活動,主題是『幫助有特殊需要的人』,讓小朋友發掘居住社區中有哪些輔助特殊需要人士的無障礙設施,如升降台、斜路、觸摸地圖等。然後再一起討論這些設施是否足夠,從中讓小朋友更了解自己的社區,也更體會不同人的需要。」
老師拍片已經成為了本地教育界這兩年多來的新常態,仁濟醫院林李婉冰幼稚園/幼兒中心的老師亦不例外。校長笑言:「初時老師們也要適應,但兩年來的不斷練習,現在他們的影片真的是豐富多元,15分鐘的短片中,既有唱歌、跳舞環節,也融入教學的元素,更有老師們粉墨登場的話劇時段,甚至有互動設計。連大人看了也覺得有趣,學生看到就更加興奮雀躍。」
記者:王嵐